这座被徽派建筑环绕、新安江滋养的古城,饮食里浸着山水的清润与徽商的底蕴。从山间的草木鲜香到江畔的河鲜本味,每一口都藏着时光的沉淀,像徽派马头墙般古朴,似新安江的碧波般清冽。
徽州毛豆腐:一块发酵里的时光味道
徽州毛豆腐是歙县的“发酵传奇”,藏着祖辈传下的微生物智慧。选用当地黄豆制成豆腐,经自然发酵后表面长出一层细密的白毛,菌丝深入豆腐内部,转化出独特的鲜味。
烹饪时多以油煎,金黄的外皮包裹着柔嫩的内里,咬开后能尝到发酵带来的醇厚鲜香,带着微微的腐乳味却不刺鼻。搭配辣酱食用,鲜辣交织,是街头巷尾的经典小吃,也让食客尝到了徽州人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每逢节庆,市集上的毛豆腐摊前总排着长队,滋滋的油煎声里满是烟火气。
歙县臭鳜鱼:一缕酸香里的商旅记忆
歙县臭鳜鱼是“徽商远行”的味觉印记,藏着物资匮乏年代的保存智慧。取用新鲜鳜鱼,用盐腌制后堆叠发酵数日,让鱼肉在时间里慢慢转化,形成独特的“臭香”。
烹饪时以红烧为主,鱼肉紧实如蒜瓣,筷子轻轻一夹便能分开,入口先是淡淡的发酵酸香,随后是鱼肉的鲜嫩,鲜中带香,香中带鲜。这道看似“奇特”的菜肴,曾是徽商远行时为保存食材的创造,如今成了歙县的招牌,也让食客尝到了古徽州的商旅故事。
歙县蟹壳黄烧饼:一口酥脆里的街巷风情
歙县蟹壳黄烧饼是当地人的“随身零食”,藏着炭火烘烤的手艺。以面粉为皮,包裹梅干菜、肉末等馅料,刷上饴糖后撒上芝麻,放入特制的炭火炉中贴壁烘烤,烤至金黄如蟹壳。
咬开的瞬间能听到酥脆的声响,外皮层次分明,内馅咸香浓郁,梅干菜的清爽中和了肉末的油腻,芝麻的香气萦绕舌尖。无论是赶路时的垫饥小点,还是茶余饭后的零嘴,都带着街巷里的热闹气息,藏着歙县人对日常滋味的讲究。
香港环球卫视《每日一品》栏目探寻华夏文化瑰宝,游历名胜古迹,展现华夏魅力,见证非凡传奇!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编稿:刘紫丹
责编:黄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