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聂功成1958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后历任驻棉兰领事馆、雅加达总领事馆、马辰领事馆领事,驻圭亚那大使馆、委内瑞拉大使馆参赞,外交部领事司长,驻澳大利亚大使。

澳大利亚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南两面临印度洋,北与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东与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隔海相望。它不与亚洲、非洲、美洲、欧洲相连,是海洋中最大的岛屿,面积700万平方公里。

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澳大利亚全国位于赤道线以南,首都堪培拉也在南回归线以南。虽然是看太阳向北看,但日出仍然是从东方,而不是从西边出来。

由于受到四周海洋气候的调节,澳大利亚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气候还是比较好的,特别是东、南、西部沿海地区的气候很适于发展农牧业,矿产资源相当丰富,真乃得天独厚,是世界上农、牧、矿产品五大生产和出口国之一。1983年人均收入达12000澳元,是一个具有发展中国家基本特征的、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澳大利亚的奶牛牧场

澳大利亚没有内乱外患,政局比较稳定,在南太平洋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它地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在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1800万人口,相当于每平方公里土地上两个人。英国和欧洲国家移民后裔占95%,其中英国人占40%,爱尔兰人占26%;土著居民只有10多万,占1.1%。1983年,华侨和华人约有20多万人。

澳洲土著

澳大利亚曾长期是英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属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靠英国的保护,现仍为英联邦成员国。

18世纪英国殖民船只图画

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1942年侵占新加坡,切断了英国通往澳大利亚的通道。尽管澳大利亚是英国的“掌上明珠”,英、澳具有共同的文化语言和传统的血缘关系,但英国自顾不暇、爱莫能助,澳指望英保护其安全显然是不可能了。澳大利亚这块英国老牌殖民地成了孤岛。

1942年2月19日,日军轰炸达尔文港。这是二战太平洋战争中重要的一次军事行动。这一事件通常被称为“澳大利亚的珍珠港事件”。

1941年12月29日,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柯廷在新年咨文中宣布:“我毫无保留地明白指出,澳大利亚指望美国。这对澳大利亚来说,尽管是痛苦的,但面对现实是无可奈何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澳大利亚认为今后亚太地区主要是共产主义扩张的威胁。东南亚国家纷纷独立,澳大利亚失去了北部防共屏障,所以在1951年同美国、新西兰结成联盟,1954年参加了东南亚条约组织,1971年又同英国、新西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组成五国联防,长期在马来西亚有驻军。

多年来,澳大利亚采取“前沿防御”政策,把东盟看作是阻挡共产主义南下的前沿防线。我国同越南关系恶化之后,澳认为我国不会支持越南南侵,反而会使越南成为阻止我国南下的一道屏障,所以,澳外交部长海登在1978年就说过:“如果越南想成为东南亚的南斯拉夫,我们应该鼓励它。”

澳前总理霍华德

澳大利亚积极协助美国通过经济、军事援助,维护东南亚国家政局稳定,加强军事实力。澳大利亚是美国的忠实伙伴。正如霍华德总理2004年6月12日在美国参众两院演说时所说:“在这个世界上,美国在任何地方也找不到比澳大利亚更好的朋友了。”他强调说:“在整个20世纪里,澳大利亚人和美国人在每一场大的战斗中都肩并肩地作战。如今,在新的世纪里,两国军队又共同战斗在乱石遍野的阿富汗山区。”美在澳建有20多处空间侦察、舰艇联络的军事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澳大利亚的一些有识之士再三指出:澳的命运不在欧洲,而在亚洲,澳的经济出路也在亚洲,在外交上应采取主动,同亚洲发展关系。这是澳大利亚朝野各界的共识,到了1997年5月自由党执政,霍华德任总理时他也明确指出,澳大利亚的未来和前途在亚洲。

从尼克松时代起,美国逐渐撤出亚洲,西方国家经济衰退对澳大利亚造成严重恶果。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1932年,渥太华会议上英国同自治领签订的自治领货物自由进入英国的优惠政策取消了。同一时期,亚洲一些国家经济振兴。

面对现实,澳大利亚朝野各党虽然仍坚持澳大利亚是一个具有西方传统、同西方结盟的国家,但认识到澳大利亚不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完全依赖西方是不行了,主张执行独立的内外政策,强调澳大利亚是亚洲的一员。

澳大利亚前总理鲍勃·霍克

特别是1983年初上台的霍克工党政府,面临着几十年来最困难的时期,看到亚太地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对澳提供了巨大的经贸机会,促使澳大利亚同这个地区发展密切关系,使澳大利亚的对外贸易不过分依赖欧、美、日,而转向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积极谋求合作伙伴多样化。

霍克总理说:“澳大利亚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地意识到澳大利亚是亚太地区的一个国家,我们的命运是和这一地区连在一起的。”尤其是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他说:“特别感兴趣的是中国开始进行全面的现代化建设计划,对中国和整个世界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此间两国领导人会谈的主要议题都是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甚至就一些具体项目和某些细节交换意见。

1984年,霍克第一次出访中国。他首次提出了削减关税、贸易自由化的方案,寻求与中国的多方面合作。

他们参观的重点是农场、牧区、矿山、工厂和企业,比较详细地考察了这些单位的生产和管理情况,都是为了拓宽经济和科技合作领域。在反对共产主义和捞取实惠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为了增强工党政府的地位,赢得年底或下年初大选的胜利,经济实惠才是最为关键的。


转自:外交官说事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