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浙北大地,德清县这座"中国民宿第一县"正以乡村振兴的妙笔,绘就着新时代的田园牧歌。这里不仅是"洋家乐"的发源地,更是全国知名的城乡融合示范区。让我们走进这片浸润着江南韵味的诗意栖居地,感受六个示范村如何以宿带村、以绿兴业、以文铸魂,谱写各具特色的振兴华章。

当晨雾缭绕莫干山的竹海,当夕阳映照下渚湖的湿地,德清的乡村正在演绎着国际范与乡土味交融的振兴故事。从高端民宿集群到生态农业创新,从非遗活化到数字乡村,六个示范村犹如六颗明珠,镶嵌在这片"人有德行、如水至清"的土地上。他们以创新实践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德清样本。

莫干山镇燎原村

国际民宿的标杆地

燎原村集聚"西坡""大乐之野"等顶级民宿品牌,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村民沈蒋荣将老宅改造成"裸心堡"式民宿,年收入超200万元。创新的"民宿管家"培训体系,带动200余村民就业转型。

乾元镇联合村

数字乡村的先行者

联合村建成全省首个"数字乡村"平台,实现5G全覆盖。村民陈建强的智能大棚,通过手机操控灌溉施肥,节水30%增效20%。开发的"云上菜园"认养系统,连接城市家庭500余户。

新市镇宋市村

蚕桑文化的活化石

宋市村保护百年桑园,复原传统缫丝工艺。传承人沈美娟的"蚕花娘娘"工坊,年接待研学团队1万余人。建设的丝绸文化馆,展出明清织机等文物200余件。

洛舍镇东衡村

钢琴产业的诗意栖居

东衡村引进钢琴企业18家,年产钢琴3万台。村民章水强的"钢琴工坊",培训村民成为调律师,月薪超8000元。每年举办的国际钢琴艺术节,吸引全球音乐爱好者。

下渚湖街道二都村

湿地经济的守护者

二都村发展"生态养殖+观鸟旅游"产业,建成2000亩生态园区。渔民沈建明的"渔家乐",年接待观鸟爱好者2万人次。创新的"水下森林"项目,修复湿地生态200余亩。

雷甸镇新利村

枇杷产业的甜蜜转型

新利村种植精品枇杷3000亩,建成冷链加工中心。果农王建国的50亩有机果园,通过欧盟认证,每斤售价达60元。开发的枇杷花茶、果酒等衍生产品,附加值提升300%。

从民宿燎原到数字联合,从蚕乡宋市到琴韵东衡,德清六村以不同的音符奏响了乡村振兴协奏曲。在这片融合了国际视野与乡土情怀的土地上,新时代的德清人正将生态优势与文化底蕴完美结合,续写着"人有德行"的崭新篇章!

香港环球卫视《乡村振兴》栏目讲述中国农村改革精彩故事,展现乡村振兴伟大成果,见证华夏大地非凡传奇,传承中华民族奋进拼搏精神!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清   沨

编辑:刘紫丹

责编:黄建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