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当晨曦洒满匡山竹海,当夕阳染红南浦溪水,浦城的乡村正在书写新时代的振兴故事。从丹桂产业到生态养殖,从文旅融合到数字农业,六个示范村犹如六颗璀璨明珠,闪耀在闽北山水之间。他们以不同的实践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为边界县域乡村振兴提供了鲜活样本。

富岭镇双同村

森林人家的生态密码

双同村依托匡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发展"森呼吸"康养产业。村民李建明的"树屋民宿"年均入住率达85%,带动23户村民发展特色餐饮。村里开发的森林研学课程,年接待学生超1.5万人次,生态价值转化为真金白银。

临江镇水东村

闽派古建的活态传承

水东村完整保留36座明清古民居,打造"传统建筑技艺研学基地"。非遗传承人周木生的夯土技艺工坊,年培训工匠200余人。创新的"古宅认养"模式,吸引12位艺术家入驻创作,让沉睡的老屋焕发新生机。

仙阳镇早田村

稻渔共生的金色田园

早田村推广"水稻+鱼+螺"立体种养,有机稻米每斤卖到28元。建设的农事体验园,让游客下田摸鱼、现场碾米,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村民张富根的50亩生态农场,年收入突破60万元,带动周边112户农户共同致富。

忠信镇寨下村

光伏农业的跨界融合

寨下村创新"光伏+菌菇+旅游"模式,板下种植的赤松茸年产值达800万元。新建的星空露营基地,让游客白天采蘑菇、夜晚数星星,去年"五一"假期单日接待游客突破3000人。

九牧镇吴墩村

黄精产业的深山突围

吴墩村发展林下多花黄精种植,与福建中医药大学合作研发黄精茶系列产品。建设的溯源系统让每包产品都可查询生长全程,电商直播让深山药材直达城市白领。药农吴长生的20亩黄精,年收益达40万元。

管厝乡登俊村

数字菌菇的智慧革命

登俊村建成全省首个5G智慧菌菇房,温湿度自动调控,产量提升30%。返乡青年陈伟的"云菇坊"平台,实现远程种菇、直播带货一体化,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带动86户村民户均增收3.2万元。

从森林双同到数字登俊,从古建水东到光伏寨下,浦城六村以不同的音符奏响了乡村振兴交响曲。在这片丹桂飘香的土地上,新时代的浦城人正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用创新实践谱写边界县域乡村振兴的华美乐章!

香港环球卫视《乡村振兴》栏目讲述中国农村改革精彩故事,展现乡村振兴伟大成果,见证华夏大地非凡传奇,传承中华民族奋进拼搏精神! 


香港环球卫视  媒体中心

撰稿:清   沨

编辑:刘紫丹

责编:黄建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